最新熱門關鍵字:    管理  創意  成功  
單期簡介
顧客不想要的再好都沒用
聰明拿捏5大成交因子的輕重之道
人類價值永遠不會過時,也不會被新技術取代,消費者真正要的是認可、尊重、信任、公平和誠實。挑戰在於如何確立符合顧客價值觀的強項和差異化,讓顧客在需要時立刻想到你。
2022-07-06 /  2426  4
輕鬆聽大師
俞國定導讀
收藏本期
目 錄 導 讀 中英書摘 延伸閱讀 友善列印 輕鬆抓重點

顧客跟你想的不一樣

顧客的真正需求和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之間,存在著根本的歧異。顧客希望能跟往來的對象或交易過程中建立人際連結,讓彼此的互動變成特出的顧客體驗,而不只是一樁交易而已。

顧客要的不只是一樁交易

要克服企業服務和顧客需求之間的歧異,你必須為了顧客培養一種超越僅只是想與顧客交易的執迷和熱情:

1 更加重視企業文化──許多人認為,企業的文化是自然形成的,不須加以管理,你能做的就只是順應任何已經成形的文化。優秀的企業不會靠運氣來決定重要的決策,他們會積極地處理各項事務。優秀的企業會營造強而有力、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

2 創造顧客至上的文化──一旦你把重心放在加強顧客關係時,你致力提升企業文化的努力才會達到最好的成效。你最優先的目標必須是,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為顧客創造非常吸引人的顧客體驗,這樣的體驗進而可以確保他們對你們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忠誠。

直接接觸顧客

經理人必須置身於他們事業的細節中。他們必須多去思考基本面──如何比別人更能提供顧客想要的──少去擔憂是否有創意。實務上有很多方式可做到這一點,但關鍵通常是你要更常走出去跟顧客交談,少待在辦公室裡。

經理人置身於顧客需求中很管用,因為:

1 它無所礙地直通真正的事實──讓經理人明確知道產品何時需要改進。置身其中可以反映出必須解決的系統性問題,而非一次性小毛病。

2 它提供了濾鏡,可用來對正規市場調查進行過濾──讓管理團隊得以正確地、不含糊地詮釋事實。

3 置身其中會產生一些多采多姿的趣聞與故事──接下來可在組織其他地方加以利用,引發員工對組織的情感認同。

4 它鼓勵了學習風氣──因為當人們看見老闆每星期有一天是在拜訪顧客,他們就會明白自己也必須這麼做。

理想上,你會希望你的置身顧客計畫有良好的規畫而非一時興起。計畫應該確保經理人確實是身處於具代表性的顧客群中。也可展開更多正規市場研究來補充與深化置身顧客行動。

盡早取得顧客回饋

實際做出一個產品,然後看看顧客對它的反應是什麼,這樣做的確有悖常理。人們一開始多半會認為這樣會導致浪費,然而事實上,如果打造出一個沒人要的東西,其所投下的大量時間與資源,才是真浪費了。把具備最簡略功能的初期原型品送到顧客手上,學習就開始了,也就不必再揣摩顧客心思。

顯然,第一個產品一定不會是完美的,這比較像是個學習實驗品,不像你腦海中精緻成品的模樣;但是,把最低可行產品遞送到顧客面前,檢測他們的反應,卻是無價的。為此,有好幾種做法可採行:

如果你的產品很複雜,人們很難想像完成品的模樣,不妨考慮製作一段影片與人分享,在影片中描述你的成品會有哪些功用。

另一種方法是給予早期採納者貴賓級的待遇──每週由公司執行長和產品開發副總親自拜訪顧客,徵詢顧客意見。一旦解決了該顧客的問題,就可以投資該解決方案,進行自動化生產,擴及更大的顧客群。

或可先請工作人員在幕後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執行成品上市後會有的功能。

必須要承認的是,讓初期原型品進入市場,的確會與打造高品質、世界級產品的理想相衝突,但別忘了,在確實知道顧客要什麼、而且願意掏腰包之前,你是不會真正了解什麼叫品質。藉由獲取顧客需求和評價的有力證據,低品質產品扮演了未來高品質產品的推手;原型品讓你的假設得以檢驗,形成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

推薦書單



NO.163 抓住顧客的竅門
What Customers Really Want: How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What Your Organization Offers and What Your Clients Crave
by 史考特.麥肯(Scott McKain)



NO.420 一次搞懂精實創業
The Lean Startup: How Today's Entrepreneur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es
by 艾瑞克.萊斯(Eric Ries)
中文版:精實創業(行人,2017)



NO.605 顧客要的其實很簡單
Simply Better: Winning and Keeping Customers by Delivering What Matters Most
by 派崔克.巴維斯(Patrick Barwise)
中文版:就是要更好(天下雜誌,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