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聰明的方式冒險
與其一開始就投入太多資源,不如先以迅速、便宜的方式測試假設的各個環節。在你找出正確的前進方向時,要做好準備得知什麼可行以及什麼是必要的失敗。愈早得知什麼不可行,付出的代價就愈低。
當你有個新點子,看起來和聽起來都令人振奮,每個人都想趕快加入並投入大量資源給這個新想法,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快速行動很好,但使用過多資源去得知市場上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那就不好了。更聰明的方法是在投入過多前,以快速而便宜的方式測試假設的各個環節。
換句話說,更聰明處理新專案的方式大致是:
■ 快學──以事實取代理論。
■ 快敗──這樣你才能嘗其他方式。
步驟 1 在知道從何處開始前,展開行動
在每個專案裡,你都會面臨必須決定是否要放手一搏的時刻。你到達邏輯分析可達的極致,看到這個想法的潛力,卻也察覺到其中的風險。這很正常,而處理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頭栽入。實用的建議如下:
1 確定前 3 個步驟──接納 3 個「又好又合邏輯」的步驟,而不是陷入一心想找出 3個要做到「完美」的步驟。以邊做邊學的心態展開行動。
2 問自己:「最糟糕的情況會是什麼?」──然後承認即使發生也不會是場災難。評估發生最壞情況的可能性,並減輕自己的恐懼。這會穩固你的決心。
3 建立自信──閱讀其他冒險者的事蹟,讓別人的際遇激勵你向前邁進。
步驟 2 早早失敗,常常失敗,並以聰明的方式失敗
雖然這個想法聽起來違反直覺,現實的情況是,當你嘗試新的事物時,如果新點子行不通,你要盡快失敗。殘酷的現實是,愈早得知某事不可為,你浪費在嘗試的資源就愈少。快快失敗遠好過慢慢失敗。有 2 件事你可以嘗試:
1
開發並著手進行一些小實驗──花費不高又能迅速知道是否走在對的路上。透過這些概念驗證的實驗,你應該會處理到幾種問題:
• 為什麼我認為這是個好點子?
• 這涉及到什麼樣的風險?
• 影響這些風險的變數為何?
• 這些變數中哪幾項可以迅速測試?
• 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做到?
處理完這些問題後,挑幾個關鍵變數以簡單的方式測試。許多公司試著發展一種最低可行的原型產品,在投入大筆開發成本前,用來評量顧客的反應。或許你也可採用此法。
2 先定義成功的標準──在開始進行前。花時間想想:「具體上來看成功會像什麼樣子?」這聽起來簡單,但奇怪的是,很多人投入險境時卻沒想過這個問題。你可能想提高收入、達到節約成本或建立客戶關係。如果你在一開始就決定實際的目標,就會降低或除去一些經常出現的迷霧和不確定性。然後你才能更快、更早發現錯誤。
步驟 3 隨時保持學習的態度
稍具規模的公司要做改變和成長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經理人自以為該知道的都懂了。要避免這種情況,你可以也應該試試 3 件事情:
1 打造學習的氛圍──讓每個人都知道要渴望學習不懂的事,並把新見解轉換成未來更好的表現。務必讓每個人能接受對他們的思惟方式的挑戰,並視為工作的常態。
2
執行有效的匯報會議──在會議上分析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美國陸軍在會議桌上實施「行動後檢討制」,找出錯誤,查明根源,並設法以後做得更好。企業應該多多效法學習。安排時間和地點,大家坐下來檢討 4 個關鍵問題:
• 我們想完成什麼?
• 我們達成目標或是失敗了?
• 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結果?
• 我們現在應該停止或開始做什麼?
優秀的匯報應該深入檢驗這些問題,並拿出堅實的策略提高未來的績效。這麼做的重點不在交相指責,而是從實際操作經驗上真正學到教訓,並把一些修正納入未來做事的方法。
3 把學習心得編碼──一定要把你學到的點子和改進辦法,變成可供日後參考的格式。你還必須把組織中某個單位學到的心得讓其他部門分享,而不是眼看著每個人犯同樣的錯誤。有些公司讓員工提交書面學習報告,並輸入知識資料庫,讓其他人都可以使用。這就是你該做的事。保持謙虛。
冒聰明風險不是靠一個人去做。要讓它不斷發生,你需要打造一種文化,讓每個人都知道容許失敗。當你打造冒聰明風險的文化,你真正想要啟動的良性循環是:
■當員工敢冒聰明的風險,他們會引導出高績效的成果。
■達成更多高績效的成果,日後就有更多誘因去冒聰明的風險。
推展這個循環的關鍵在於冒些聰明的風險。你每冒一次風險,就多學到一點,對自己未來產生正面結果和帶來更好結果的能力就變得更有自信。要持續成長,就必須繼續冒險。別無他法。最關鍵的是開始行動。
本文摘自:
NO.479 企業必冒的聰明風險
Taking Smart Risks: How Sharp Leaders Win When Stakes are High
by 道格.桑德漢(Doug Sundh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