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策略調色板勾勒最佳商業策略
經營事業有時和藝術創作一樣似乎充滿無限可能,但是當你冷靜下來仔細觀察眼前的景物,你仍舊必須在各種條件下找到最好的表現手法才可能完成精采作品。面對現實的商業挑戰,尤其如此。
本書是匯整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累積將近5年的研究成果,期間不僅包含無數次與客戶晤談,並在2012年詳細調查了150家公司,產業横跨金融、製藥、高科技及農業食品等,以及分析了不同產業在60年間的變遷狀況。
為了進一步支持這些觀察,特別針對企業執行長進行了20多場深入的訪談,蒐集他們對發展及實踐致勝策略的經驗和觀點。同時也串連學校進行調查,例如和普林斯頓大學生態學教授Simon Levin合作,從生物及演化的觀點探討策略的深度見解,對於處在當今複雜、多樣、動盪及不確定的環境,顯得格外重要。
策略調色板
策略向來就只是通往終點的手段──一種為了獲得有利結果而制定的系統方法。好的策略絕對不可能「一體適用」,而是取決於3個問題:
■市場的可預測性如何?
■市場對我嚴苛或有利?
■其他人能影響事情發展嗎?
根據你對這些問題的回應,BCG歸結其實只有5種通用的方法可以讓你混合運用──書中即以繪畫使用的調色板作為基調,演繹不同情況下各種制定策略的思惟模式:
在市場有利的情況下:
■典型策略:像是描繪一幅靜物圖,打完草稿塗上顏色──可預測,但改變不了。
■適應型策略:光線不斷變動,你得迅速捕捉每個當下的景象──無法預測,也改變不了。
■逐夢型策略:生動地想像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讓那它在畫布上成真──可預測,也可以改變。
■塑造型策略:在你的講解下,由多名畫家共同彩繪壁畫──無法預測,但可以改變。
在市場嚴苛的情況下:
■重整型策略:像立體派繪畫,剝去不必要的形式,然後用不同方式重新組合──資源有限。
混搭才是常態
然而,你可千萬別以為每個狀況,你只有一套策略選擇,實際上,因應不同的環境和發展階段,公司愈大應用的策略途徑愈混雜,混搭型反而才是最常見的策略方法。即使是美術潮流也與時俱進,更何況競爭激烈的各行各業,視產品及商業模式的生命週期制定不同應對策略才是致勝之道。
BCG不僅發展出策略調色板,還開發出一套可模擬商業策略的電腦運算模型,可以觀察不同策略在不同商業環境下的表現。這套策略模型也已經發展出應用程式,可以在蘋果的應用程式市集搜尋「Your Strategy Needs a Strategy」購買下載,讓讀者可以對每套方法有更直覺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