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管理  創意
單期簡介
我是關鍵零組件
長久以來,大家將自己視為公司裡的小螺絲,遵循指示、盡忠職守。讓是打破模式了!學習成為「輪栓人才」──公司運作所不可或缺的零件。
2010-04-29 /  5966  2
收藏本期

輪栓人才(Linchpin)

經營企業的人,都知道首要課題就是找出自己的獨特銷售主張,也就是要告訴客戶,自己與競爭對手的不同之處為何。藉由獨特銷售主張,清楚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性、差異化與競爭優勢。如果把一個人當做企業一樣經營,那什麼樣的人又是客戶心目中無可取代的合作對象呢?當一個人的工作內容同質性高,教育養成容易,被取代的可能性也很高,那要如何讓人知道自己的獨特價值呢?

在生產流程標準化、作業分工極細化、工作外包大量化之下,如果還只是負責作業線上的單一工作,任何人都有被取代的危險。要擺脫這項危機,展現個人獨特價值,就要成為高汀所說的輪栓人才。輪栓人才是企業組織中的關鍵人物,因為輪栓人才具有創意、領導力、充分的執行能力,並且會關心共同工作的夥伴、不受限於既有資源,勇於改變現狀,所以才是獨一無二而不能取代的。時下有許多人在求職不順利時,埋怨大環境不景氣,以致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對此高汀回應說:「如果求職者連一份具獨特性的履歷都沒有,又怎能怪罪雇主在堆積如山的履歷中,沒發現自己的存在?」舉例來說,獨特履歷可能有雇主會特別重視的推薦信、為雇主量身訂作的企畫書,或者附上另類卻能充分展現能力的個人作品。具備了這些條件,才有機會在激烈求職市場找到理想工作。

從小我們都被教育,每一顆螺絲釘都有它的重要性,但是在現在的職場上,當一顆安分稱職的螺絲釘是不夠的,因為每顆螺絲釘的功能都一樣。要跳脫同質性的窠臼,就要在既有的工作中,發揮更大的價值,隨時為公司爭取更大的利益。輪栓人才未必得在組織中擔任要職,因為輪栓人才在任何一項工作上都能發揮影響力,只要努力經營自己,讓自己成為輪栓人才,就能突顯自己最無可取代的價值。

贈送禮物(Give Gifts)

「施比受更為有福」是常在傳揚福音時聽得到的話,以宗教的觀點來解釋,那得到的福,是在物質的付出後,心靈上所感受的平安與滿足。然而,在進入網路時代後,這句話更具體呈現在現代人的社群行為。在各大社群網站上,豐富的資源與連結,都是源自分享的概念。社群因為分享資源而更緊密,資源因社群茁壯而更豐富,兩者相輔相成,發展規模日漸龐大。

許多創作者就利用網路帶來的便利性,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例如知名部落客酪梨壽司,在社群網站臉書與噗浪都有為數不少的追隨者。酪梨壽司發布的訊息,總能引起廣大追隨者的共鳴,然而這些訊息並非網路趣聞或科技新知,常常只是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和自己的觀點,話題平凡無奇,但因為酪梨壽司長期深耕網路社群,而且樂於回應留言,有時候甚至會幫網友提問尋求解決方法,自然能獲得追隨者對她的忠誠與喜好。追隨者常稱酪梨壽司的發言有極大的療癒效果,看了她分享的生活趣事,心情也會變得很好。這些透過網路發布的訊息,不需花費什麼成本,卻能發揮感染與感動的效果,可以說是極為實惠的數位禮物,也讓酪梨壽司成為自己一手經營的社群的意見領袖。

臉書上也有許多使用者,雖然本身不從事創作,但藉由搜尋和分享有趣或有用的影片與資訊,也一樣可以成立粉絲專頁,號召有共同喜好的族群。免費分享的概念,在網路時代已非常盛行而且使用便利,例如攝影、小說、研究心得,都可以先透過免費分享,建立個人聲譽與社群部落,再從中尋求賺取收入的方法。送禮不再只是吃力不討好,或者淪為錯誤投資的行為,而是新時代關鍵人才發揮熱忱與影響力的絕佳途徑。

編輯室報告

讓工作回歸到實踐自我

喜劇泰斗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名劇《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描繪美國在1930年代工業化之後,機器代替人力,人不再是獨立的個人,而成了生產線上的其中一個裝置。

卓別林飾演的工廠工人,一直重複同樣的動作,轉緊輸送帶不斷送過來的螺絲,連看到女人衣服上類似螺絲的鈕扣,也忍不住想用螺絲起子去轉緊它。除了工廠、生產線之外,片中另一個經常出現的代表性場景,就是打卡,甚至當卓別林在被警察追趕時跑過打卡機,都沒忘了在危急中打個卡再跑。

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工作好像都是為了盡到一個大機器(有形或無形)中的部分功能。到了21世紀的今天,應該還有不少人認為,工作就是要扮演好組織要自己扮演的那個螺絲釘。

本期內容中引用了美國劇作家大衛.馬密的話:「別把工業模式內化了,你不是大量生產的拋棄式商品,你是獨一無二的個人……」曾幾何時,我們似乎習慣於善盡工作的責任,卻忽略了工作更重要的意義,是要展現出「自己」這個人。

暫時放下效率、產能,回到強調人文的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巨匠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受個性和他水火不容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Julius II)之命,為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繪製天花板壁畫。他自認是雕塑家而不是畫家,而且對於教廷獨攬人與神的解釋權也不以為然,但他還是完成了「創世紀」系列壁畫這項「工作」。

「創世紀」表面上還是宗教畫,實則傳達了米開朗基羅的人文主義精神。在「大洪水」(The Deluge)中,他以大比例的畫面強調人與人的相互扶持,控訴上帝的毀滅與嚴厲。米開朗基羅以精湛畫技做到了教皇賦予的任務,更重要的是,他透過獨立的思考,實踐了真正的自己。也因此,他的「創世紀」,不會是任何其他畫匠「政令宣導」般的成品,而是獨一無二的千古名作品。

當然在理想之下,也得腳踏實地,把握工作和升遷機會,才能夠實踐自我。請一併參考以下兩期大師,帶著理念與實際方法,從工作中發揮自己生而在世的意義:

354《操之在我獵職術》

300《占穩我的升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