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決策權
在大多數公司裡,決策權嚴格掌控在某個階層、某個職稱、某個薪等、某個公司職位上。科氏則鼓勵每一位員工像創業家那樣行動,專注於價值創造,而為了支持此一理念,科氏將決策權交到更多人手中。
科氏工業集團(Koch Industries,成立於1940年)是當今美國第二大私人企業,年營收超過1150億美元。如果上市,將名列財富500大企業第17名。
科氏的成功祕訣是什麼呢?執行長查爾斯.G.科克(Charles G. Koch)認為答案是「基於市場機能的管理哲學」(Market-Based Management,MBM)。其中有一個面向與權力有關,重點在於讓員工得到充分授權,也為結果全權負責。
實務上,MBM管理哲學把決策權當成一種權限。如果員工對某件事有決策權,他們除了可以決定如何利用那項資源或資產,接下來也得負起相應的責任。能替顧客創造價值的員工將得到更多決策權,做不到的人則失去決策權。
如果你讓擁有最大相對優勢的人做決策(通常那個人也是最靠近這次行動的人),而不是讓位階最高的人做決策,你將創造出最大價值。你看重能力和成效,而不是年資或公司經歷。這是MBM管理哲學的一個主要優點。
科氏利用「決策制定架構」幫助員工改善決策,讓他們的點子獲得認可。此一架構包含8步驟:
1 扼要描述需要什麼權限。
2 說明前因後果,摘要說明價值主張。
3 描繪特定目標,接著詳細說明最合適的策略。
4 設想基本及其他情境下的經濟案例。
5 找出你的提案的關鍵價值動因。
6 描述關鍵風險,提出降低風險的方法。
7 明確定出要把目前多少比例的營收用於再投資,以便從未來複利成長中獲利。
8 附上未來應該在何時進行什麼步驟的預定時間表。
此一架構的目的是確保每一個人充分運用所有可得知識,並採取務實行動來做出明智決策。每一個步驟會花多少時間心力,要看決策的性質與複雜度。如果是簡單又理所當然的決策,那就不一定需要全部的步驟,不過這個架構可以確保做出好決策。
科氏除了提出這個決策制定架構,也教導與訓練員工必須小心決策陷阱。最常見的陷阱包括:
■ 對於自己的預測與評估能力過於自信。
■ 界定手邊問題的方式不大對,以致思考出現偏誤,導向錯誤結論。
■ 依據不相關的資訊或光憑第一印象就認定問題所在。
■ 傾向於維持現狀。
■ 依據沉沒成本做決定,未能反映目前的經濟現況。
■ 確認偏誤──只強調有利的資訊,忽視不利的證據。
■ 誤把隨機事件當成模式。
■ 近期偏誤──以為未來會一直照著目前趨勢走。
要避免這些陷阱,首先就得意識到有這些可能陷阱存在。此外,科氏也提供每一位員工一份書面文件,列出他們的角色、責任以及公司的期望,有條理地組織員工。
MBM管理哲學下的「角色、責任與期望書」(RR&E),和傳統的職務描述大不相同。每一位員工的RR&E都聚焦於替顧客創造最多價值,並且都是依據每一個人的相對優勢與機會量身打造。它也包含公司對員工的期望,這期望是可以調整的,對員工也深具挑戰性。
觀點分享
知識本身就有價值,不過公司必須制訂完善知識流程,讓每一個人都能創新,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發現,以便其他人可以接棒發揚光大。
為了鼓勵員工具備創新精神,科氏利用簡單的一張圖,幫助每個人了解創新的目的:
價格減成本是賣方利潤,價值減價格是買方利潤。價格決定了交易能否成交。企業不斷創新以降低成本與增加產品價值,好讓市場價格對買賣雙方都公平。
你愈創新就愈能開價,不必被動接受價格。如果能找出更新更好的方法替顧客增加價值,而且這方法難以模仿,你就能從自己替顧客創造的卓越價值中分到更多利潤。供應商的創新動機就在於此,這是自由市場的主要運作方式之一。
本文摘自:
NO. 620 科氏MBM管理哲學
Good Profit: How Creating Value for Others Built One of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Companies
by 查爾斯.G.科克(Charles G. Koch)
中文版/好利潤(天下文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