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成功
單期簡介
哈佛沒教的商場智慧
美國第一所授予MBA學位的哈佛大學,無法提供商戰的經驗學分!
2004-08-05 /  6567  2
收藏本期

簡介

吳明璋
淡江大學機械系學士、美國南加大(USC)MA及美國維吉尼亞理工暨州立大學(Virginia Polytechnic/State University)科學及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碩士研究。曾參加「智慧財產鑑價服務專業人才培訓班」專業訓練,執行過經濟部「數位內容資產鑑價與融資擔保機制研究與推廣計畫」等多項智財專案。個人著作及合著包括《從創意到生意》、《企業e化策略與實務》、《Dot-Com經營之道》、《電子商務成功秘笈》。

哈佛學不到的智財管理

今年正好是美國《哈佛沒教的商場智慧》出版屆滿20週年。這段期間,全世界經歷的大小事件,不比70年代石油危機、或是更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來得少。80年的《日本第一》嚇醒了美國人,激發出90年代末期的知識新經濟,卻也造成波及全球的千禧年網路泡沫,帶來連續三年的景氣低迷,及至今(2004)年才見著復甦的跡象。面對時代的快速變動,苦苦在後追趕的業界人士,紛紛回流學校,到課堂上找答案,偏偏昨日所學的知識依舊來不及應付今天的現實,「哈佛沒教的商場智慧」不再只是一句玩笑話,經典名句的主流地位儼然樹立。

作者麥考梅克在書中,從洞悉人心、銷售與談判、經營事業三個面向,探討如何成功經營管理一項事業。麥考梅克有感於商學院的學習環境,無法提供學子實務上的真正技能,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知識→資訊→經驗移轉」的單純活動,反而是外部環境、學習者身分,以及預設的目標,造成學習的差異化。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商場上,我們每天都在參與這樣的活動。如果是發生在商學院,我們稱它為MBA、EMBA、在職專班課程,或是與教授討論的Office Hour;若是出現在業界,包括正式的教育訓練,非正式的業師指導(Tutoring/Coaching) ,或與不同部門、專長差異的同事彼此討論,都是屬於學習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比較容易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若從企業活動的角度來看,企業的「知識→資訊→經驗移轉」,可分為生產、銷售、人資、研發、財務等領域,商管學院普遍上已經盡量將企管內容融入教學與教材中。以我個人在求學過程接觸,以及在企管顧問界的工作經驗,仍然感覺學校有太多沒教的課題,尤其我於近年深耕的知識管理與智慧資產,對商管學院多是新觀念、新議題,引發我嘗試以本文和大家分享「哈佛學不到的智財管理」。

將內隱的知識顯性化

在知識管理的領域,大多從外顯性與內隱性來探討知識的特性。在智慧資產的觀念之下,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與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讓我們重新了解「知識→資訊→經驗移轉」的特性。智慧資本從顧客、人力、創新(包括智慧財產)與流程等,了解企業「知識→資訊→知識移轉」的特性。若從智慧財產的角度來看,知識內容可以區分為專利、商標、著作權、積體電路(IC)設計與營業秘密,屬於技術知識層級。

由於技術知識大多為非顯性的知識,學者西蒙尼(Simonin)分析,造成知識移轉模糊性(knowledge ambiguity)的主要因素,包括內隱性(tacitness)、複雜性(complexity)、過去經驗(prior experience)、文化及組織距離(Cultural/Organizational distance),透過知識分享(Knowledge Sharing)與學習能力(Learning Capacity)、讓知識移轉產生「知識管理」的綜效,將內隱的知識顯性化(knowledge codification)。

善用「知識→資訊→經驗移轉」的系統措施,進而建立知識管理資料庫,是知識顯性化的正確作法,這其中還涉及資源分配的理想拿捏,一則能夠減低內隱性,還能消除複雜性、過去經驗、文化及組織距離對知識模糊性的影響。對於企業組織,由於缺乏智財相關的經驗,以及技術知識的複雜度,唯有投入更多資源以加速學習曲線,才有助於改善知識模糊性的缺點。商管學院的課程頂多提供基礎知識的學習,企業需要以面對面的教育訓練,克服知識模糊的複雜程度,以及文化和組織距離造成的影響。

事實上,商管學院確實看到基礎知識和市場實務的落差,近年來在課堂上講課之外,還安排來自企業界的業師,以演講或團隊帶領的方式,彌補在學校子的認知差距。對於沒有產業經驗的在校生,業師傳遞的知識類似作者所提的商場經驗智慧,例如指導團隊競賽的業師,極可能會告訴學子,應該在簡報時多加注意評審委員的感覺,「如果看到有評審開始打哈欠,可能就是你該結束簡報的時候」。這不就是作者提示的「洞悉人心」?課本上是不會提到這些,只是,這也沒有列為企管課本正式內容的價值。

經驗融合以克服認知落差

我於2001年踏入企管顧問這一行,陸續執行與知識資產政策相關的研究專案,包括技術商業化整合性支援服務計畫(經濟部技術處,2002-2004)、數位內容資產鑑價與融資擔保機制研究與推廣計畫(工業局,2003)、美國與日本知識型技術服務業發展與趨勢研究計畫(工業局,2001)等。近兩年來,在執行技術處計畫的過程中,開始將歐洲KPMG智慧財產商業化Know-how(關鍵技術)引進到國內KPMG。無形之中,我已經在進行知識服務業中所謂的「技術移轉」(technology transfer)工作,促成典型的跨國知識移轉現象。

此一經驗,讓我觀察到國外顧問服務的發展,通常會歷經四個階段:發展理論模型與架構、個案研究或先導計畫、開發顧問服務與開發軟體產品。尤其後兩者,開發顧問與軟體產品,不是一個線性的因果關係,而是會演化成為彼此互為因果的驅動因子(driver),終能援引為前瞻的商業實務(business practices)。

以研發管理為例,「階段──關卡」流程的推動者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庫柏(Robert G Cooper)教授,在正規教學體系之外成立產品開發研究所(Product Development Institute),長期觀察超過500家企業的變遷,或維持合作關係,才發表出「階段──關卡」一系列的論文與報告,並在自家網站推薦經過他們授權「階段──關卡」流程的軟體公司產品。一般的商管學院課程,一則因為有修課的年限,學生的背景及興趣亦各有不同,不可能發展出相仿的學程或研究。

有趣的是,國外顧問服務業的商業實務或方法論,總是會被國內的企管公司引介進。管道上有為了外商在台分公司或國際客戶等專案而引進,有些是為了滿足政策的研究計畫,而這些業者大多是產業的領先者,希望能夠以先進的管理實務或是軟體,跟上國際管理實務的腳步。

雖然如此,企管顧問把方法論帶到客戶面前時,其實才開始踏上"learning by doing"(從做中學)之路。這是所謂的本土修正,全視個別客戶的需求而發展開來,惟在完成專案的有限時間壓力下,企管顧問必須有能力直接解決企業端的問題。所幸,企管公司派出的顧問師多數是工作小組(workshop)或團隊(team),顧問師群當中的中介者(facilitator/tutor)熟知商管學院的課本教材,宛如看著拳譜練過五十年的太極拳,套招、運氣都在轉身之間,菜鳥MBA雖只會打花拳,但是知識新穎、觀念前瞻。顧問群彼此的支援,包括專業背景、經驗分享、資訊共有,內部先行過招、磨合,過去沒有看到的部分因而浮現了,具備完整克服客戶各式要求的必要條件。

以我工作之一的撰寫智財鑑價報告為例,年輕MBA一定認為,以漂亮公式導引的獲利模式,才是專業顧問師的專業報告;但是,這些鑑價報告有可能是要給律師看的、給法務人員評的,這些法律專才對財報等會計數據沒有耐心,因此就需要有資深的顧問師提出簡化的公式,尤其是公式導出來的數據更要小心分析,明確地把優、缺點列出來,提供業者作決策。我相信,MBA課堂上絕不會提到如此細膩的問題。

前述許多情境儼然否決MBA教學的現代意義,然而作者有強調,「任何管理學院學生學到的最好教訓,是意識到學校無法教你企業日常運作的每一個細節。」即使學校可以克服上述這些學習上的挑戰,畢業研究有研究的邏輯,做事有做事的邏輯,如何充分運用這兩種邏輯,就看個人運用之巧妙。


官網獨家
【輸入優惠代碼master300】新訂1年方案,立即省下300元➤活動至20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