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是一種傳染病
一個新觀念、產品和消費者偏好的流行總是來得又急又快,讓人摸不著頭緒。然而,流行其實有脈絡可循,就像你不一定知道是誰把感冒傳染給你,但肯定有一個真相。
社會上經常出現一些流行現象,有的可能令人瞠目結舌,有的卻讓人也忍不住起而效尤。偶爾,我們也會納悶這些現象究竟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大家突然流行起做一樣的事、講一樣的話、吃同一種東西、讀同一本書……。
本期書摘介紹的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曾被《Fast Company》譽為「21 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他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研究,分析生活中一些難以描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至今出版 5 本書,每一本都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而本書正是他引爆世界關注他的第一本書。在此之後,不只企業熱中於應用他提出的觀點,就連商學院也把他的著作和文章,當做課堂上的必讀教材。
用心觀察,揭開一夕爆紅背後的真相
用流行病學來解釋社會上流行的現象再適切不過。簡單說,在真實世界中,一個新觀念、產品和消費者偏好的散播模式,就像「病毒」一般。當然流行病聽起來令人不安,一定得想辦法杜絕病毒傳染擴散。但是當你希望將新的觀念或產品擴散成為流行暢銷品時,你就得跟「病毒」好好學習,尋找最佳的傳染途徑。
葛拉威爾在本書揭露的就是這個最佳傳染途徑。首先,你得找到關鍵少數,他們是最佳「帶原者」,然後用讓人難忘且無從抗拒的方法包裝訊息,再配合適當的情境,就能將「病毒」 擴散出去。此即書中提出的流行 3 法則:關鍵少數、黏著力及情境力。
然而,道理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不一定容易。舉例來說,許多政府的政策宣導就是很難做到這點,或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難以形成民眾廣泛認知。許多公司政策的推動也是如此,結果不是各唱各調,就是產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怪異現象。更別提許多大肆廣告卻乏人問津的產品。
用對方法,引爆風潮只要一個小小的噴嚏
當然我們想效法的是成功的案例。在人們只看到煮沸後熱鬧滾滾的模樣時,我們更想學會如何充分掌握流行法則,讓我們想推銷的觀念或產品帶動風潮。
尤其在今日資訊爆炸的時代,即使你搶到麥克風大聲疾呼,都未必能留下印象。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有應接不暇的資訊,你的觀念或產品再好也都和其他資訊堆疊在一起,很難有辨識度。今天在許多人大談病毒式行銷、內容行銷、情境行銷時,讓我們再重溫葛拉威爾的流行 3 法則,你會發現只要用對方法,引爆流行風潮真的不是靠錢、靠蠻力,而是一個事後看來極微小卻關鍵的動作。
下一次,當你有個想法要推廣出去,不妨試試書中提出的 3 項法則。把你需要的元素準備好: 關鍵少數、黏著力及情境力,然後讓它散播出去。當然,真相只有你知道就好。如果成功了,或許將成為人們下一個研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