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成功
單期簡介
Google炸彈
本書帶你一探究竟 Google如何壯大!
參見原書網址
2006-03-09 /  6064  0
收藏本期

Google在台灣能夠引發什麼效應?

簡介

林崇偉
林崇偉的產學經歷橫跨多元領域,大學就讀於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研究所則先在國內拿到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並獲獎助前往奧地利林茲大學攻讀國際管理與商業資訊工程雙碩士。基於在媒體與資訊業界的豐富實務經驗,2003年他以「台德軟體協同開發研究計畫」再獲德國政府獎助,往來台德間主持此一跨國的內容管理系統軟體開發產學合作專案,並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獲得資訊科學博士學位。返國後任教於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除持續從傳播相關觀點研究跨國資訊系統的設計議題外,並專注於科技創新與多元文化連結領域的探索,實務經驗與理論教學相互輝映。

就在Google台灣分公司即將成立的前夕,閱讀本期《大師輕鬆讀》〈Google炸彈〉,讓我有許多特殊的感觸。

Google台灣分公司預計在今年第一季上路(經濟部登記的中文名稱是「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並將設立研發中心,延攬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同時也是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的簡立峰,擔任Google台灣研發實驗室的負責人。簡教授長期專注於鑽研語言模式、資訊檢索與網路資料探勘領域,而由他主持的《尋易》(Csmart)網路中文資源搜尋計畫所累積的研究成果,更是近來華語文資訊界相當關注的技術發展焦點,其成就我個人非常推崇。

台灣研發的慣性是修改程式

我個人與簡教授素昧平生,但由於求學與業界職務的關係必須往返台灣和歐洲兩地,一路上都有人不斷向我提及,開發華語文資料檢索探勘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急迫性,因此透過簡教授所發表的研究成果來認識他。一位目前擔任資訊界重要期刊編輯委員的德國籍教授,在2004年就曾告訴我一則簡教授和Google之間的小故事。由於Google的研發人員對華語文網路搜索技術的邏輯不甚了解,曾經透過自家的搜尋引擎找到簡教授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並且開始諮詢學界相關人員,了解到簡教授的成就後,才鎖定目標希望能有這樣的人才加入Google的研發團隊。簡教授是國內大學培訓出來的博士,但他長期深耕中文檢索技術,並進一步在學理與應用上提出創新的技術。他與研究團隊累積的豐碩成就令世界級企業都為之讚嘆,這種因專注、專精而成功的例子擺在眼前,實在非常值得國內的學界和業界學習。

在我與歐洲資訊產學界的合作經驗裡,了解到歐洲當地比較偏向選擇使用自由軟體或開放軟體,作為整體性系統的研發及開發。我曾親自參與過一個定期性的軟體開發者會議,親眼看到一個個來自不同地區/國家、不同行業、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資訊人員,自發性地參與程式原始碼開發的討論、除錯與最佳化工作。正是在這樣的氛圍和環境裡,歐洲培養出來的資訊人才,才能夠具備開發出創新性系統與服務的能力,才具備制訂相關規格標準的資格。比較起來,台灣的資訊相關科系學生與研究人員最偏愛使用套裝軟體與開發套件,最擅長改寫系統程式,也因此,業界裡也就慣性地繼續把OEM/ODM客戶指定的修改當作是研發工作的主軸,缺乏對未來運用的創新想像,這就是我們與世界級研發團隊最關鍵的差別。

這種思考的根本性差異,同樣反映在國內資訊相關產業的發展結構上:台灣的資訊硬體業相對可說是發展領先,電腦代工生產鏈完整,小小的台灣島一度能夠生產全球1/4的筆記型電腦。但說到資訊軟體與網路相關產業的發展,卻遠遠不如競爭對手,連鄰近的韓國或新加坡都讓我們瞠乎其後。在本書中詳細介紹有關Google發展的實例,以及本文所提及簡教授的研究成果,是不是能夠帶給台灣年輕人與企業更多的啟示,少依賴既有廠商提供的套裝軟體工具與技術服務平台,多參與研究開放源碼自由軟體技術?多思考基礎性、創新的服務和營運模式?令我們萬分期待。

高等教育裡看不到「實務」的層面

返國後我在大學任教,最強烈的感受就是國內高等教育跟「實務」脫節。這裡所指的「實務」,並非指看到當前的熱門議題,就研究該議題、學習該議題,即使只是沾上一點邊,就想要趕快推出掛羊頭賣狗肉、或炒冷飯的的研究或產品來趕流行。專業所應該關切的重點是,「到底什麼才是有趣的問題?哪些是有/急待解決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實務」。

舉例來說,Google兩位創辦人從提出創新的搜尋服務、獨特的服務介面、排序性廣告,以及更多研發團隊設計出Froogle、Goolge for Scholar、Google Desktop Search,甚至讓我們試著隨手再以Google為關鍵字「Google一下」,所可以找到更多前所未聞、創新又好玩的Google服務,這些都在在呼應「問題在哪裡,答案/商機就在哪裡」的「Google式創新哲理」。Goolge的成功來自於此,而國內高等教育也正是缺乏這一塊對學生創意啟發與落實的重視。

「真正推動Google的是願景,而不是賺大錢」,原著裡也引述了史丹佛大學教授丹尼斯.艾立森的說法,「Google的創業理念,是把整個網路世界數位化,並且讓這個數位化世界可以運作,這是沒有人願意做、但實際上卻是很多人都知道應該做的事。」他稱讚兩位創辦人一起努力的衝勁,一路排除障礙的決心,「再加上一點運氣,果真成功了。」講的多麼實在,更沒有任何誇大的美麗字眼。

無論是學界或業界,投入研發與創新都需要好的環境與團隊。在作法上,從找到「真正有趣的問題」出發,然後一起按照各自的觀察,配合專業設想,提出新穎的解決方法。在思考上沒有任何限制,也不必浪費時間和精力,在無謂的人際事務上,當大家都有貢獻時,事情與未來就會愈來愈明朗!Google團隊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還原神話背後的真實

從本期《大師輕鬆讀》的內容可以發現,這本書的後段走文是「進行曲」,從Google上市後的許多事情都相對公開,兩位作者合力撰寫無異是要以速度搶到出版的先機。有趣的是,其中一人是美國名筆、另一位則是協助資訊搜集及信度檢驗,這是出版界鮮有的作法,可能也自此為業界打開另一種營運模式。

相對上,本書前半部所描述的Google創業過程,反倒是整理了許多不為人所知的小故事。例如,Google這個字的源起,竟然是創辦人之一的佩吉在鍵入網頁時拼錯字,將錯就錯地用到現在。而Google首頁的網頁設計,一般常會聽到被過度解釋為,「是對於使用者的貼心服務」、或是「流行極簡主義的最佳象徵」,但其實不過是因為創業時沒錢聘請網頁設計人員,只好採取最簡單、有條不紊,但也剛好與其他搜尋引擎形成強烈對比,讓網友進到Google不必看到塞滿圖像,和一大堆推銷產品的廣告極為務實的作法。

企管界、網路界、台灣社會,又或許也是全世界人類的通病,總是有某種莫名的崇拜慣性,常企圖把成功的人、事、物加以「神化」,進一步成為「神話」,在媒體上傳頌、在課堂上分析。Google真的有這麼神聖嗎?閱讀本書時,若先放下這種預設的崇拜,我們能看見的就是兩個非常聰明、崇尚自由開放、懂得觀察環境、有研究探索精神、更講求經營務實的年輕人,由於掌握住技術發展的能力,在因緣際會下,抓住機會努力不懈而獲致成功的歷程。

另一個在本書中被還原的事實是,布林與佩吉為Google立下的公司精神:「不作惡!」也常被擴大解釋。有崇拜者強烈認為,Google這家公司以及兩位創辦人,會以捍衛網路自由、人權自由、言論自由等為己任,所以Google就要支持開放軟體、排斥微軟作業系統等等。其實,兩位創始人對於「企業營運」一直都是抱持著「務實」與「誠實」的態度,這包括採購設備、擴充產品線、服務運作的方式,甚至對於企業發展的狀況報告,莫不採取相同的作法。種種例子除了在內文的記載歷歷可證外,Google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開發也是一例,他們務實地把市場焦點放在廣大的中國大陸,主機備援則放在台灣,相信任何腦袋清楚、沒有預設立場的網路服務企業都會這麼做。

傳播與文化是資訊服務的真價值

閱讀本書的同時也令我想起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Google兩位創始人不是美國人,他們的母語如果不是英語,也能創造出Google嗎?這個問題對我的啟示是,其實所有企業商品與服務所要追逐的「市場」,都必須靠著傳播與溝通才能夠觸碰得到。開啟地域市場的關鍵鑰匙,正是不同的語言及其在地文化。在邁向世界扁平化的今日,人才與企業唯有掌握語言及文化的差異,才能有機會勝出。

因此,台灣的企業跟人才不應畫地自限,這包括了兩個面向。首先,除了必須掌握電腦及資訊世界母語的英語能力之外,更必須多加強與人文及社會領域的整合,引入不同領域的人才,增加對多元文化的了解,無論是產品的研發與市場的開發,都應該考量到不同語言及文化的關鍵特性,才能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其次,中國大陸與全球華語文相關市場的廣大發展潛力有目共睹,我們怎麼還能夠自我設限在狹隘的地區文化想像之中?當然,對於自我鄉土成長文化的深入了解、關切與認同是萬分重要的,但若自縛於其中,而不願意以理性的態度和開闊的胸襟接納更廣大的發展空間,無異自絕於人。Google在台設立研發基地,延攬專業人才,作為發展中國大陸及全球華語文相關市場的重要基地,正是以開闊的胸襟,接納在地文化的差異。

「Google不是一家傳統的公司,我們也無意成為傳統公司!」「Google人」在他們自己的故事裡,盡情地發揮創意、展現自我的真誠,我們如今可以從字裡行間深刻地體會。


官網獨家
【輸入優惠代碼master300】新訂1年方案,立即省下300元➤活動至20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