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拉.傑克森博士(Dr. Angela Jackson)是公認的「未來工作趨勢」權威,她不只在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領導力與組織變革,還創辦了顧問公司 Future Forward Strategies,專門整合勞動市場情報與策略。
她之所以如此關注職場議題,與撫養她長大的祖父有關。
祖父是個工廠工人,一輩子都在克萊斯勒上班,他教安琪拉要為一整天辛勤工作感到驕傲。這份價值觀深深扎根於她心中,也形塑了她的身分認同。她自詡是高效率的工作者、多工處理大師,這種拼命三娘的態度,讓她走出伊利諾州的偏鄉小鎮,在人人嚮往的紐約大都會站穩腳跟,實現了她想要的一切。
安琪拉先後在Viacom和Nokia掌管全球業務拓展,職位一路攀升,收入豐厚,在紐約有房、有車,過著精英人生。直到200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她被迫按下暫停鍵。
那天她在洛杉磯出差,腦中還在盤算下一場會議的流程,下一秒,車禍發生,氣囊爆開,她被人從車裡抬了出來,渾身瘀青,意識模糊,但心裡仍念著:「我得趕去開會。」
她竟真的去開會了,開完會直接去搭飛機趕下個行程。但就在飛機上,她整個人突然僵住,下機時甚至需要人攙扶,最後直接被送進醫院。接下來就是長達6個月的物理治療。
不過,就是這場可怕的意外,讓她停下緊湊的行程,有很多時間思考人生和工作。
當時的她有點像電影《型男飛行日記》裡的主角,常年飛來飛去,在美國航空、聯合航空和達美航空累積了百萬英里的里程數,她忙到沒時間談戀愛,也很少與家人見面。就在那一刻她意識到:「我很可能就那麼死了。」
她的事業的確很成功,但人生真的只有這樣嗎?她開始反思: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工作的意義在哪裡?人要如何擁有更有意義、更長遠的職涯和人生?
完成復健療程,安琪拉回到工作崗位。她一回去,開第一場會議,她問主管她不在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對方竟然說:「我們什麼都沒做,一直等你回來。」她聽到這句話時,整個人從頭到肩膀一陣劇痛。
她突然明白了,如果自己不改變,一切就永遠不會變。
安琪拉決定放手一搏,辭職、搬家、放自己一年的長假,飛到歐洲重啟人生。
她在一間法語授課的天主教大學進修新聞、政治與倫理,後來還創辦了兒童語言學習產品公司,與北美與歐洲的學區合作推廣教材與課程。她選語言學習這個領域創業,不只是因為市場大,更因為她在Nokia任職時看見,多語能力能為人開啟更多自由與選擇。
這家公司她經營了8年,最後成功出售公司,獲得不錯的回報。
之後她轉戰創投領域,開始投資跟未來工作有關的事業。不論創業、研究或投資,她關心的從來都是同一件事:工作能不能成為一個人實現意義的方式,而不是榨乾人性的機器?
安琪拉最初創業的那段時間,也嘗試走出傳統職場的用人思維。她相信,當你給員工信任、空間與尊重,他們會用責任感與創造力回應你。
她在公司推出當時幾乎沒人敢嘗試的「無限休假制度」,外界質疑員工會不會濫用,但她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她挑選進來的人,是願意為使命投入的人,而不是來混日子的。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沒有一個員工無故缺席,也沒人拖垮團隊,反而因為這份自由感,整體表現更好。這項制度不只成為最受歡迎的福利,也強化了公司最重視的文化核心——信任與自主。
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聽起來有點脫離現實,或許是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不合理的職場環境,才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Angela Jackson
Website @https://www.drangelajackson.com/
Linkedin @dr-angela-jack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