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管理    創意  
單期簡介
黑臉鮑爾曼
微軟二當家
有位分析師曾說:「微軟是『比爾與史蒂夫的雙人秀』」;某前副總裁論及蓋茲和鮑爾曼的人格特質時指出:「很多時候,他們兩人行動猶如一體,一旦分開,會發現兩人的差異還真大。」技術出身的蓋茲負責運籌帷幄,也是總指揮官,鮑爾曼則是生意人,既是策士,也是陸軍總司令。當蓋茲為「反托拉斯」審判辯護時,鮑爾曼負責使公司運轉如常。蓋茲重視「資產負債表」,鮑爾曼看重「損益表」。有位曾任職微軟的員工說:「蓋茲喜歡真正聰明的人,沒別的。史蒂夫則是喜歡把事情做好的人。」
2002-12-19 /  6877  2
收藏本期

先變心,再改革企業變革成功之源

簡介

洪漢青
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機械研究所。1989年加入台灣IBM公司,曾出任IBM台中區經理,台北軟體業務處處長,1998年接任高雄區協理及中南區經銷企劃業務,2001年負責台灣IBM公司資訊結盟事業群。

「變革」無疑是現今最熱門話題之一。在連續兩年的經濟衰退中,伴隨著全球化造成的資金、市場、技術的重新移轉、分配,已經使得企業組織或個人,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並試圖從中尋求生存之道。

第七期《大師輕鬆讀》〈革心〉強調需從「基本面」思考這個問題,才能確保變革成功。文中作者提出,一般組織最常採取「被動」方式進行改變;也就是先蒐集一大堆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癥結所在,然後才採取行動,改變組織。不過,從過去許多執行組織或流程變動的經驗中,都了解一旦員工的工作習慣與思維養成後,要真正有效地進行變革,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

套句流行的廣告詞「科技來自於人性」,其實,這也說明成功的企業管理,更需要與人性結合。組織進行轉型,應該要引導員工,協助他們了解問題所在,及切身體會這個問題對組織的影響。一旦,員工在心理認同變革的必要性,自然能激勵員工,勇於改變,如此,變革才容易成功。

利用文中所提「see-feel-change」的循環,組織會需要一個更能了解員工情緒的領導者,作為變革的促成者(facilitator),而不再是個只會利用數據、規範,來統馭員工的管理者。正如作者所言:「能改變員工工作習慣的重要關鍵,在於改變他們的情感」。

若把「變革」二字拆解成「先變心,再改革」,似乎更符合作者所強調的,以情感激勵,真正落實變革成功。這也是我認為從「基本面」來重新看待這個議題的原因。再者,以知識工作者組成的現代化企業組織環境中,如此思惟與管理風格,是非常值得再三思索與參考的。

從較高的層次來看,如何培養員工主動追求改變,使樂於接受改變的精神,真正融於企業文化中,這才是塑造動態、不斷學習型組織的終極目標。當企業或個人都能勇於接受創新想法,並付諸實踐,這樣的動能,才能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以筆者服務的IBM公司為例,甫卸任的前總裁路易士.葛斯納(Louis Gerstner),在1992年IBM危急存亡之秋加入IBM。葛斯納認為大企業的成敗關鍵在於「企業文化」,所以他將企業文化變革列為最重要的工作。然而,IBM長年積習,使葛斯納不得不說出:「儘管IBM一直是家聲譽卓著的公司,事實上,身為企業經營者,每天仍得面對不同單位的官僚體系」。所以葛斯納身先士卒,發動改革,使IBM在數年內,由硬體導向的公司成功轉型為客戶為重的資訊服務公司。企業領導人帶領變革的一切努力,需要的智慧與努力與文中所強調「see-feel-change」過程頗為相似。

不過在倡議變革聲浪中,仍有些需要牢牢抓住、不容改變的東西,像企業核心價值、產業競爭力、專注於本業的經營理念等。因此,在進行變革前,所有成員都應更謹慎地自我審視,了解自己。在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進行變革,而非貿然視變革為萬靈丹。因為,在市場上已不乏太多,因過度擴充、運用槓桿操作,從本業延伸的多角化經營模式,使企業身陷泥沼的例子。由此可知,變革猶如一把雙刃劍,要如何妥善運用,是要許多智慧與遠見。這更是所有身處現今競爭激烈商業環境中的企業,不斷學習與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