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概念:
杜拉克著作等身,關注的面向幾乎遍布整個管理學的領域。本書從管理、個人及社會截取其中精華。
主題看板 值得一再複習的彼得.杜拉克 |
《經濟學人》曾經這麼說:「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杜拉克。」 他提出的「分權」、「目標管理」、「知識工作者」、「後資本主義社會」、「利潤中心」等重要的管理概念,60 年後重讀依然歷久彌新。
Part 1 杜拉克談管理 |
管理是為了人類而存在,是為了結合人們的表現,讓他們的優點發揮效用,缺點變得無關緊要。
管理 1
管理 2
管理 3
管理 4
管理 5
管理 6
管理 7
管理 8
管理 9
管理 10
管理 11
管理 12
Part 2 杜拉克談個人 |
知識工作者不能以嚴密或瑣碎的方式監督,你只能協助他們。 但是他們必須自我引導,並且必須朝向績效及貢獻,也就是追求成效。
個人 1
個人 2
個人 3
個人 4
個人 5
個人 6
個人 7
個人 8
個人 9
個人 10
Part 3 杜拉克談社會 |
人類史上沒有一個世紀像 20 世紀經歷這麼多的社會變革而且如此激進。 在已開發的自由市場國家,工作和勞動力、社會和政體,在本世紀的最後 10 年,無論質與量,皆與 20 世初大不相同,也與人類有史以來經歷過的迥然不同:它們的形態、過程、問題和結構都不一樣。
社會 1
社會 2
社會 3
社會 4
延伸閱讀 向大師學習、向自己挑戰 |
企業要面臨的挑戰從來沒有少過,好消息是這些挑戰並不陌生,壞消息是它比起以往更迫切了。你如何因應這些挑戰,將決定未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