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管理      
單期簡介
影響力
說服別人、抗拒操縱都要懂的 6 大心理武器
人與人之間有一些相處上的經驗法則,善加利用這些基本的心理原則,能成就許多美事。但是當這些原理被有心人士利用時,不只會讓我們看起來很愚蠢,甚至可能更糟。因此看清楚其中的心理作用,以及背後的真心與假意也愈來愈重要。
2019-03-27 /  7256  19
輕鬆聽大師
俞國定導讀
收藏本期
目 錄 導 讀 中英書摘 延伸閱讀 友善列印 輕鬆抓重點

管理來自各方的影響力

為什麼聰明人有時會做出非常糟糕的決定,特別是在緊要關頭?做決策的過程原本就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因此必須管理自己感受到的各方影響力,避免陷入群體迷思。

人生是一連串決策的累積,小到選擇用餐地點、大到規畫個人生涯,每個人每天都會碰上無數的決策時刻,但是,就算每天都要做出許多決定,有多少人會認真想過從面臨抉擇,到最後展開行動、得出成果,究竟經歷什麼過程?

我們天生的能力確實不足以處理許多當前最急迫的問題,我們只看自己想看見的,而不是讓事實說話,而且有時候是因為感受到社會壓力,覺得自己必須順從團體中其他人的意願。在你週遭的人會以各種方式影響你的決策:

你可能覺得其他人的資訊比自己充足,因此有更多資料可作為決策依據。

你可能會想成為團體中有影響力成員的一分子,因此積極參與形成決策的過程。

你可能會覺得外在環境使你不得不採取某種行動。

你可能會從最近的媒體報導或其他外部事件得到啟示,而想採取某種行動。

光是眼前問題和選擇方案呈現的方式,就會影響你最後的決定。

你自己和週遭其他人的心情,也會對你的選擇造成直接影響。

在上述這些影響因素之外,慣性也會對你的決策扮演關鍵角色。「我們一向是這麼做的」這句話,或是無論如何都必須絕對遵守的組織規定,都有可能造成糟糕透頂的決策。

那麼,該如何因應情勢,做出更好的決策?就如同面對其他各種造成不當決策的方式一樣,採取以下3項步驟:



換句話說,要做出更好的決策,應該:

1 更敏銳注意所處的狀況和環境──也就是會在有意無意間影響你決定的因素。分析你所處的環境並控制背後的影響因素,可以的話,設法營造出更正面的環境,幫助自己做出更好的決策。讓大家集中心力,去運用妥善的流程,或是適度控制壓力等。同時也必須願意付出心力,去處理決策不佳所造成的後果。

2 一定要先考慮事然後才去考慮人──這和西方的觀念相反,但是符合東方的習慣。西方人往往比較強調以個人動機來解釋其行為,而東方人往往比較會順應環境,因此較願意調整和改變。每次作新的決策時,都應該先分析情勢,然後才把注意力轉移到相關的個人之上。

3 注意股神巴菲特所說的「制度性強制──也就是指很多組織往往會盲目跟隨同業的腳步。譬如當有一家公司在進行購併,其競爭對手就會急忙完成自己的購併作業。當高階主管的績效必須超越同業,才能獲得財務獎勵時,往往就會出現這種狀況。要做出對自己組織有利的決策,不要因為其他人也這麼做就跟進。

4 不論如何都要避免落入慣性──養成習慣定期檢討所有流程,並分析這些流程是否還具有重要性,檢查自己是否固守早已不合時宜的流程。你可能會發現,許多流程之所以還繼續在使用,完全是習慣使然。

觀點分享

擺脫自負與盲點

做出適當決策的2大障礙包括:



克服這些障礙的唯一方法,就是練習徹底開放心胸。徹底開放心胸要求你以認清事實的滿足感,取代「自己是對的」的感受。

若要徹底開放心胸,你必須:

認為自己還不知道最佳可行途徑,但已經做好學習的準備。

認知為了做出良好決策,必須先蒐集事實。

多煩惱如何達成目標,少煩惱如何看起來不錯。

理解為了具備生產力,你必須先進行一些學習。

記住你是在尋找可能的最佳解答,而不是你自己能提出的最佳解答。

心裡明白何時要爭辯,何時反而要尋求理解。

練習徹底開放心胸時,將痛苦當作需要花時間深刻反省的訊號。成為徹底開放心胸的人需要時間,但一旦你學會這種思考模式,你會發現自己無法忍受重新回復過去的思考方式。

本文摘自:



665

NO. 363 別讓直覺作決定
Think Twice: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Counterintuition
by 麥可.莫布新(Michael Mauboussin)
中文版/再想一下:好決策的關鍵思考術(天下文化,2010)

NO. 665 原則
PRINCIPLES: Life and Work
by 雷.達里歐(Ray Dalio)
中文版/原則:生活和工作(商業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