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管理      創意  成功
單期簡介
突破市場搶手策略
用創新改變競爭版圖,用優勢引爆震撼成長!
參見原書網址
2005-09-08 /  6106  0
收藏本期

台灣突破的關鍵在集體創新

簡介

陳碧芬
資深財經專欄記者,長期觀察、並追蹤報導台灣產業經濟發展。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博士研究。近期主編《創新經濟 成功密碼》(經濟部技術處出版,2005),也有譯作《虛幻曙光──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危機》、《巨觀的智慧》等書。

最早闡釋「創新理論」的經濟學家熊彼德(Joseph A.Schumpeter,1883~1950),對於「創新」的定義為「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結合」。由企業家進行創新活動,是因為會看到潛藏與即將帶來的盈利機會。這個層級,一如前述的個別公司,思惟上只有自己。

但這只是熊氏創新理論的開端,不是全貌。熊彼德進一步分析,為了盈利目的的創新者,同時也給其他企業開闢道路、營運模式,一旦企業群起效仿,造成對銀行信用和生產原物料的需求擴大,引起經濟高漲。創新的關聯作用,會帶來景氣循環的繁榮、衰退、蕭條、復甦,經濟發展就此生生不息。透過不斷的創新活動,使經濟不斷成長。這樣的創新,代表的是宏觀的總體經濟,混合著些許社會主義的共享概念。

從許多軌跡來看,台灣對於創新,處於「可以接受、也期待創造價值」,只是如何善用,端視個別情況,達到「引領企業走向高成長」的境界。至於熊氏所強調「帶動群體的創新與策略」,台灣至今仍然模糊,因為組成社會的個人、企業、政府、家庭四項要素,彼此之間在創新議題上存有鴻溝,其中又以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政府部會之間,問題最為嚴重,導致台灣經濟呈現今天的面貌。

10個策略9個是創新

本書作者鼓勵大家,對於突破市場的思考模式必須體認到,可以有新商品的推出、新的經營模式、新的因應方案等任何考慮,就是絕對不能用價格競爭。熊氏的創新理論,早已提供企業家從下列5種情境,為創新與生產要素做聯結,其中完全沒有提到價格要素,鑑古可知今:

◎ 引入新的產品或提供一種產品的新品質;

◎ 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式;

◎ 開闢一個新的市場;

◎ 獲得一種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給來源;

◎ 實行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例如建立一種壟斷地位或打破一種壟斷地位。

呼應美國企管顧問界對於企業創新的策略提議,台灣的業者及研發單位也有不少已經實證的例子:

主題一、改變顧客的經驗

把傳統上律師被動等待客戶上門,化為主動向一般消費者拓展業務,並且運用當今的網站、聊天室、資料庫、手機等資通訊設備,讓律師和客戶的互動具有高度的穩私保障,這是Lifelaw法易通公司的創新營運模式。

這家法律服務業者,先集合近200位的律師,以部分預先付費的會員制穩固基本客戶群,在資訊系統協助下,已完成4大支援服務系統,包括「法律服務管理系統」、「案件追蹤系統」、「律師委託系統」、「客戶管理系統」,律師的專業領域、收費行情、所在地點都完全透明,公司方面基於網站經營者的責任,負起監督律師的業務行為,嚴謹保護消費者及會員權益。成立5年多至今,服務方式從實體諮詢、網站配對,延伸到手機,讓消費者隨手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而且改變顧客對律師是昂貴的印象。

主題二、重新設定產品與服務

海灣國際公司是派駐海外人員最熟悉的台灣公司,一整個家庭的物品,從台北搬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多年後再搬回來台北,可以絲毫無傷。成立自1979年至今,在國際性的包裝運輸領域穩坐專家地位,對各類家用物品及家具獨到的包裝方法,運輸、報關,出貨和卸貨的服務,該公司訴求專業、快速、安全。

從家庭、辦公室物品或文件的包裝運輸服務,海灣國際讓專業核心進一步升級到藝術品展覽、商展、精密科技儀器的運送,公司的工作人員並處理所有必要進出口文件和報關手續。這個層次的服務,是整合跨產業的專業知識。例如說,他們曾應半導體晶圓廠客戶的要求,搬移晶圓生成設備,採用的工具是類似磁浮車,讓整台設備浮起起來移動、抵達目的之後再重新定位,晶圓生產的精準度完整無傷。一樣是以搬遷作為業務,該公司把專業注入服務,大幅提升附加價值。

主題三、重新定義業務與其標準

士林電機公司的本業,就在公司的名字上。各式各樣的發電機、發電機相關產品,從1955年創立以來一直都是核心業務,90年代還隨著台灣產業的國際布局,在歐美地區委託海外代理商,並到越南、中國大陸設廠,就地提供的產品還是機電相關。

即使士電是一家上市公司,他們的電機產品長期鋪不進散戶投資者看得到的消費市場,自然被歸類為傳統產業。90年代後期開始,士電因緣際會跨入數位產品領域,賣起輕薄短小的數位消費產品,數位相機、掃瞄器,原本只是由一個專案小組進了1,000萬元的貨試試看,第三年就跳到2億多元的銷售額,重新定義為士電創造利潤的標準。2005年7月起成立數位影像事業部,結合網路購物及全國3,000家經銷商,集團旗下新竹貨運的物流系統,內需市場送貨宅配到家,開創士電的多角化主力業務。

主題四、預期未來的產業變化

台塑集團是全球塑化業的龍頭,該公司董事長王永慶自己年屆90,仍然身健體壯主持事業,早年投資的長庚醫院不僅治病、也強調養生觀,近兩年積極打造養生村,切入高齡族群市場。這位經營之神,看到即將到來的社會生態,辨別整體大環境中正在發生的改變。戰後嬰兒潮的年齡大致落在55?60歲之間,這是一群具高支出能力的消費群,而一般民眾對健康護理的需求隨著收入提升逐年升高,台塑生醫事業群,已在王家第二代接班過程中立足。

主題五、創造新的市場空間

台灣的內需市場相較偏小,經濟發展百年以來市場幾近飽和,若要創造新的市場空間,唯有憑藉開發新的技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曾在這部分多所著力。今年8月底該院電子所,把近年訴求的「軟性電子」強化,成功結合塑膠和玻璃兩種材質的基板,研發出複合型液晶顯示技術,可望成為軟性顯示器的先驅技術。

此項技術目前正朝商品化進行,未來顯示器的厚度僅約0.6公分,重量減輕36%,厚度降低約35%,為個人手機、車用電子如GPS導航系統或資訊娛樂系統,筆記型電腦等,創造輕、薄、耐衝擊,生產時效高的優勢。

產業創新見樹不見林

台灣產業界的生存能力很高,前述的5個案例突顯業者的創新意願與能耐,可惜見得了樹,不一定林就形成。

就總體分析來看,台灣在1980年代工業或製造業占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達到最高峰後逐漸下降;1990年後,台灣的電子電器業附加價值,隨著美、日趨勢普遍走低;同時,台灣還要面臨亞洲其他工業後進國的競爭,產業比較優勢逐步喪失。在情勢緊急下,為了穩住國際訂單來源,業者西進中國大陸、找尋低廉生產成本,卻自此深陷微利的窘境。

台灣的政令上是不支持業者大量赴大陸投資,政治界將此舉解讀為民粹主義,無視中國大陸未發開的高風險,反而使得業者對「離開台灣」趨之若鶩。製造業者鴕鳥般地外移,把大陸化美其名為國際化,其實,反而嚴重延緩在台灣「突破市場」的能力生成。

於是,台灣在金融危機引以為傲的製造能力,如今半數實力被中國大陸吸走,即使經濟部極力開發新興產業,試圖彌補產業外移後的空缺,結果多是徒勞無功。在產業公協會的迫使下,政府放手大陸零件進口,加上海島私貨容易上岸,更進一步弱化了台灣產業鏈重新組合的能力。如今,一旦新的技術開發到商品化完成,製造端就跑到大陸,手機、數位相機、隨身碟都陷入這個深淵。還有部分人士倡議說,這是完美的國際分工。台灣留下什麼?產品設計、最後組裝、國際行銷,都是可以輕易被他國取代的,而且又有誰會自認掌握到「突破市場」的創新策略?難怪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國內企業在創新過程遭遇問題多多,市場需求不確定性、經費提撥不足、認為成本過高,也只會喊缺乏人才、卻不願意培育人才。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GDP比重愈占愈高的服務業,在台灣的發展過程扮演與工業相同重要的角色。可是從統計數據觀察,服務業是投入研發最少、創造生產力最差的產業。所謂的服務業創新,只不過是消費者有接不完的行銷電話、信用卡廣告單,以及永遠還不清的現金卡循環利息。

把政府資源納入創新策略

過往已矣,在瘋狂西進之後的今天,開始有業者搬回台灣,再次找尋生根的機會。所幸經建會、經濟部沒有放棄台灣產業結構的調整,或許部會之間的創新能耐有待加強,業者大可以主動投入,畢竟這是「突破市場」的過程。

經濟部對於推動新興產業發展,93年度共在6個產業領域,包括金屬機電業、電子資訊業、民生化工業、技術服務業、電力供應業、批發、物流業;創新前瞻研發亦持續注入經費,吸引跨國企業來台成立研發中心,並鼓勵本土企業耕耘創新。業者若是認同台灣經濟還有未來,在擬訂創新策略時,不仿把政府的資源納進企業的思惟,給自己借力使力,也能齊心展現台灣突破現況的創新面貌。熊氐的創新理論,期許的是整體的進步、高成長的社會,台灣的創新突破關鍵就在於此。